在电视剧《亮剑》的后半部分,李云龙、丁伟、孔捷三人因对军衔问题不满,引发了在军事学院的大闹一场,这一情节既充满了笑料,又极富戏剧张力,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。特别是后来老师长训斥他们时的台词,更是让人无法忘怀,其中有一句极为触动人心的话,至今依然令人唏嘘不已:
“我们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武装斗争,身边倒下了多少好同志,想想他们,他们该授什么军衔?”
这句话深刻反映了革命岁月的艰辛和无数英勇烈士的牺牲,尤其是在那最为危险的革命初期,许多杰出的高级干部都不幸丧命,其中就包括了徐彦刚。
徐彦刚曾担任过红三军军长、红一军团参谋长、湘鄂赣军区司令员等重要职务,且他还是秋收起义中的一位杰出将领。从资历上来看,他完全有资格被授予大将军衔。可惜的是,他却在1935年英勇牺牲,且死因悲惨——被三名贪财的暴民所杀害,令人无比痛惜。
展开剩余80%徐彦刚于1907年出生在四川开江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。虽然家境清贫,但他从小志向远大,立志要为祖国的强大贡献力量。1924年,他考入重庆江北中学,在校期间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,并加入了进步的反帝大同盟,开始了自己的革命之路。
1925年,川渝地区的学生们联合发起了反抗军阀压迫百姓的罢课运动,然而很快就遭到了军阀的残酷镇压。徐彦刚作为运动的主要发起人之一,被关进了监狱,直到校方出面担保,他才被释放。面对如此事件,校方决定将他开除,父亲也频频责备他,认为他应该专心学习,不必参与这些“过多的政治事务”。但徐彦刚并不认同父亲的观点,他坚持认为在这个黑暗的社会中,唯有不断进行斗争,才能唤醒民众的觉悟。他毫不犹豫地告别了家人,前往重庆寻找党组织。
在重庆,徐彦刚结识了中共元老吴玉章,在吴玉章的引导下,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更加深入,并于1926年顺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同年末,徐彦刚应组织的指示,考入了黄埔军校武汉分校。南昌起义爆发前夕,他和一群同志接到了前往南昌支援起义的任务。尽管他们赶到时起义已经开始,起义军迅速南下准备开辟根据地,徐彦刚等人急忙追赶,但不幸的是,他们在九江遭到反动派的逮捕。虽然他们在夜晚成功逃脱,但再也无法沿主路追击起义军。
一筹莫展之际,他们在高安偶遇了正在休整的平江、浏阳等地的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自卫军。出于对党组织的忠诚,徐彦刚和同伴们加入了这支队伍,参与了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。尽管起义最终失败,但徐彦刚凭借出色的表现赢得了毛主席的关注,并被派往井冈山,加入了袁文才的部队,开始从事思想工作。
袁文才与王佐是井冈山地区的两支地方武装,毛主席到来之前,这些部队已打出“农民自卫军”的旗号。起初,毛主席曾面临是否消灭这两支部队的争论,但他坚定地认为,想要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,就必须团结这两支具有群众基础的武装力量。毛主席亲自指派徐彦刚去袁文才部工作,并将何长工派去王佐部,体现了对徐彦刚的信任与期待。
徐彦刚带着毛主席的亲笔信来到了袁文才部。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,他发现袁文才虽然表面上热情,但内心充满戒备,许多核心问题总是回避。为了消除敌方的戒心,徐彦刚展开了耐心的沟通。最终,他发现袁文才与王佐与驻永新县的国民党民团司令尹道一有深仇,这为他争取信任提供了机会。
于是,徐彦刚决定利用这一点,通过泄露消息故意引诱尹道一前来进攻,造成敌人轻敌大意。经过一系列周密的部署,尹道一的部队被徐彦刚和王佐等人设伏击败,尹道一本人也在战斗中阵亡。这一战不仅让袁文才和王佐开始真心接受共产党领导,也为井冈山的革命事业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。
1928年2月,秋收起义的余部与袁文才、王佐的部队合编,袁文才和王佐公开宣誓效忠共产党,标志着起义军在井冈山扎稳了根基。徐彦刚的出色表现和坚持,功不可没。
随后的战斗中,徐彦刚屡次立下赫赫战功。在龙源口保卫战中,他亲自指挥部队冲锋,成功使敌人失去指挥中心,取得了歼敌一个团的战果;在黄洋界保卫战中,他亲自指挥三个营与敌四个团展开激烈对抗,最终迫使敌人撤退,毛主席也高度赞扬了他的出色表现。每次反“围剿”战斗中,徐彦刚都表现得勇猛无畏,屡次为我军立下赫赫战功。
1935年,红军遭遇第五次反“围剿”失败,主力被迫开始长征,徐彦刚则留下来,担任红16师师长,继续在湘鄂赣根据地与敌军作斗争。然而,不幸的是,在1935年6月,蒋介石调集重兵发动了对湘鄂赣根据地的全面进攻,徐彦刚的部队陷入了极其艰难的困境。虽然他奋力抗击,但最终因伤势过重,被迫带着少数人撤往永修县云居山,暂时休整。
然而,敌人并没有放过他,陈继承悬赏重金搜捕徐彦刚,并通过各地的搜捕队进行追捕。不幸的是,徐彦刚在休养时被附近的三名黄姓兄弟盯上,这三人贪图财利,趁机对他进行了残忍的袭击,将他斧头砍杀。虽然他们本希望从国民党获得巨额赏金,但最后他们所获得的却只是微不足道的300银元。
徐彦刚的牺牲,令许多革命先烈痛心不已,甚至成为了国民党想要通过宣传打击我军士气的工具。朱德总司令悲痛地表示:“彦刚同志的牺牲,既是本党的一大损失,也是中国革命的一大损失,但他的精神永垂不朽,在中国革命史上永载光荣史册。”
新中国成立后,中央对徐彦刚的牺牲深感惋惜,专门进行彻查。最终,黄姓三兄弟中的黄盛彬被捕,并坦白承认了罪行,得到了应有的惩罚,然而,另外两名黄兄弟却幸运逃脱,令徐彦刚的死更加令人痛心。
发布于:天津市嘉正网配资-配资网前十名-散户配资官网下载-配资一流股票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