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0日,无锡“上新”两条无人公交线路。
这些年,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快速发展,无人公交早已不是新鲜事。不过,将无人公交无缝接入常规公交线路运营,尚属首次。其中,快5线贯穿无锡经开区核心区域,往返约20公里,单程约45分钟,是目前江苏省内最长无人公交线路。微巴43号线对接地铁长广溪站与江南大学附属医院门诊楼,实现1.8公里短途接驳。试运行期间,乘客到站上车,无须预约或刷卡扫码,免费乘坐。
新的无人公交体验如何,记者到无锡一探究竟。
无锡“上新”无人公交线路。 受访者供图
新手变老手
两年前,记者曾在无锡体验过无人公交。
当时,记者体验的线路从地铁查桥站到山韵佳苑小区,线路单程约4公里,中间不停靠,全程耗时约10分钟。只不过,由于当天下雨,安全员刘师傅本打算关闭自动驾驶,改为人工操作。后来虽然体验了一段路程,但感受一般,用刘师傅的话说,“调校保守,像个新手司机”。行车期间,刘师傅坐在驾驶位上,随时保持双手悬空“守护”方向盘的姿势,难免让人觉得“差点意思”。
如今的无人公交,更多了点科技感——车内不见油门、刹车等外设,9个座椅环抱式布局,360°全景车窗,安全员手持平板电脑坐在角落,除了在乘客上车时会提醒“系好安全带”,全程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。当然,车技也进步了不少。启动、转弯、变道、刹车等都流畅自然,动作丝滑没有顿挫,遇到红绿灯变化及复杂路况还能提前感知并作出反应。尤其是,医院门口路况复杂,人流和电动车穿行其中,无人公交也能“处变不惊”,顺利通行。
但难免也有不足,记者发现,几次进站停靠时,无人公交的停站位置都不够“完美”,有时靠前超过站台,有时又偏后还不到站台,总是需要乘客多走几步。此外,乘客对无人公交的接受度还有待提升。有老年乘客上车后,先是四下张望,没找到地方刷卡,又询问安全员得知是无人驾驶,思索片刻后颤颤巍巍地下了车。
无锡公交集团营运管理部副经理沈佳伟也发现了这些问题。他告诉记者,有时候在路口等红绿灯的时候,无人公交停车时车头会超过警示线。沈佳伟表示,很多问题都在和技术提供方进行对接,但解决过程需要时间。另外,“还有很多场景暂时无法实现”,典型案例如夜间公交,市场需求很大,但由于人员配置和设备等原因,目前仍在测试阶段。
在此之前,无锡已试点过太湖湾信息园通勤线、山水城智能驾驶接驳线等多条无人公交线路,累计安全行驶里程超500万公里,完成测试接驳超17万人次,在这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。沈佳伟认为,目前像公交这种中低速场景,技术已经相当成熟,但要真正落地运营,还需要不断发现并解决问题。他提到,未来无人公交正式运营后,要不要刷卡投币、孕妇婴儿如何乘坐,以及多车一次进站后如何照顾站台乘客等,这些问题都需要慢慢去探索。
无锡“上新”无人公交线路。 受访者供图
未来有多远?
如今,想在长三角乘坐一次无人公交很容易。除了无锡,苏州、杭州、绍兴等城市都开通了相应的无人公交线路,其中既有适配接驳需求的“微循环”场景,也有串联城市主要景点的文旅融合项目,还有直连机场、高铁站等高频刚需的通勤线路。
不过,有人给记者科普,“从严格意义上来说,这种车辆不能叫作公交车,因为它不是营运车辆,而只是示范应用的车辆,在规定区域内跑测试和起示范作用。”对于无人公交而言,技术早已不是难题,但自动驾驶是个系统性工程,除了技术还包含政策法规、资金成本等多方面因素。其中,政策法规是关键。
在一般道路上,改装后的自动驾驶车辆是否符合相应的道路安全法规,能否合法上牌上路曾是困扰行业发展的一大难题。近年来,随着越来越多城市积极推进解决相关问题,这方面的限制正在被突破。今年5月,杭州市钱塘区开通无人公交线路,这是杭州首条获得创新应用(试运行)牌照的智能网联公交线路,因此所用车辆被调侃为首批“持证上岗”的无人公交。但从长远看,要真正实现无人公交落地运营,如何使自动驾驶车辆符合营运车辆标准并获得正式的营运资质,在现行的法律法规体系下,可能一时还找不到答案。
此外,成本也是个问题。两年前,要实现高等级的自动驾驶,改装成本相比普通车辆可能要贵5-6倍。近年来,相关成本有所降低。据估计,像无锡投用的这批9座式小巴,其成本约为200万元。这仅是车辆成本,无人公交的背后,还涉及平台、系统、设备等,综合成本只会更高。而由于客流萎缩、空载率高,不少地方的公交公司本就经营困难,更别提花重金采购自动驾驶车辆。有业内人士曾向记者表达过担忧:“无人公交,目前还没有成熟完善的商业模式。”
相比之下,沈佳伟的态度比较乐观。他认为,相比自动驾驶的未来,对公交公司来说,利用现有技术提升传统公交效率、优化运营策略更加重要。“无人公交的好处很多,尤其现在公交行业人员断档,可以有效改善公交司机年龄偏大、人手不足等情况。”沈佳伟说。例如,此番“上新”的快5线,就是在原有线路的基础上,加密了运行班次,缩短等待时间;而微巴43号线则实现了地铁站与医院之间的短途接驳,帮助解决就医“最后一公里”难题。
按照计划,接下来,无锡还将把无人公交引入更多领域,例如以社区、医院、景区、商圈等为核心节点,实现园区接驳、通勤快线、夜班公交等多场景、多区域智驾服务全覆盖。沈佳伟表示,通过打造高效便捷的服务体验,让无人公交融入更多人的日常生活,才是无人公交真正走向落地的第一步。
嘉正网配资-配资网前十名-散户配资官网下载-配资一流股票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